茶之汤百首
原文链接:The Hundred Poems of Chanoyu, Poems 31-40
原作者:Daniel M. Burkus
授权中文翻译:Sōto
31-40
(31)釣舟は鎖の長さ床により、出船、入船、浮船と知れ
【钓舟花入的锁的长度取决于床之间;还应该了解出船、入船、浮船之间的区别。】
钓舟花入锁的长度由床之间的情形所决定:首先要考虑钓舟是否悬挂在床之间的正中(钩子位于天花板上,最常见的情况),或者钩子位于落挂(沿着床之间开口顶部的帷幔状悬壁)下方。一旦确定了这点,就可以确定锁的“绝对”长度,使得钓舟悬挂在最低点时,花可以展示在视平线以下。之后,可以依据花的品种(在自然条件下是从下还是从上看)、季节、潮汐,或其他的因素(例如,有一个古老的传统,在夜间茶会上使用钓舟花入,当客人拜见时,可以看到月亮倒映在水里)适当地升高钓舟。
出船、入船:“出船”的船首(通常钓舟有三条悬锁,有一条锁的一端是船首)指向墨迹窗(注意,最初在有本床的茶室里,墨迹窗位于床之间之外,大约在主客的右肩后面,因此钓舟不是朝向侧面,而是呈对角线);“入船”的船首指向床柱。
通常来说,出船的装饰用于早上(或者涨潮的时候:堺和博多的豪商茶人对此非常敏锐),入船的装饰用于晚上(但也请注意,渔船通常夜晚出发,黎明回到港口,这一点也被用作反对这条教义的理由)。
浮船,与其他两种相比,是把钓舟花入放在床之间地板的薄板上,锁(大多数经典的钓舟没有可拆卸的锁,现代的金属钓舟通常有可拆卸的锁,而竹钓舟则利用干燥的紫藤藤条悬挂,藤条保持直立且无法被拆除)盘绕在下面,使花入保持稳定(许多钓舟只为悬挂而设计,因此没有可以放置的平底,盘锁可以多少让它们直立),或者以同样的方式陈列在付书院上或者违棚下面。浮船的装饰通常用于下午(由于有突发风暴的危险,在正午到黄昏之间,小船通常停泊或系在码头上),而悬挂钓舟通常用于早上或晚上。
有许多有关钓舟的重要习俗自古流传下来,在此应当重申其中最重要的两条,因为它们体现了茶人必须具有的细腻的审思和行动:
(1)在有月光的夜晚,当客人靠近和拜见钓舟时,应当能看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(此时,花应当从侧面悬垂下来,尽可能多地展示水面)。如果在床之间无法达成这种效果(小间几乎不可能做到),钓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:在书院里可以把后方的窗户打开;广间时,在客人从庭院进来的障子外面,悬挂在缘侧的屋檐下;小间时,在遮蔽躏口的玄关屋檐下1;广间或小间时,在腰挂旁边,客人可以在中立时欣赏月亮的倒影。
(2)在绍鸥及其之前的时代(甚至是利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),花入外面保持干燥是规矩。因为青铜和铁在有水的情况下会腐蚀,对于某些陶器的釉面,水渗入表面以下会产生裂纹和变色,比如来自朝鲜的陶器。在当时,所有用于茶之汤的道具都是珍贵的(大部分来自大陆,所以极难替换),教导是要小心使用道具,令道具保持最初的状态是极其重要的2。在一切事物上洒水,包括床之间的墙壁,以产生“清净”的感觉,或者把道具在水中浸泡,令水渗入表面,欣赏变黑的裂纹,并以这种古旧的标志作为价值,这样的态度和作法是自宗旦的时代开始形成的(且常常被古代流派的追随者视为肮脏的)。但是,自古以来,把钓舟装饰在茶室里之前,必须要在上面洒水,因为“船被使用时就是要被弄湿,干燥的船给人荒芜的感觉,或是不幸或灾祸的预兆”。这是另一条在日本最初从事茶之汤的商人所表达的感受。
【釣舟はくさりの間八寸に、出ふね入舟さてはおきぶね
:“钓舟锁的长度应为八寸,还应了解出船、入船、浮船间的区别”。当钓舟挂在小间床之间的落挂时,八寸(9.5英寸,或24.2厘米)长的锁是合适的,因此这首诗可能是这个场景使用钓舟的先例。最初的钓舟都是铜或铁的,根本不适合用于小间。竹钓舟直到江户年间才出现。这也不可能在书院中出现,因为在广间里还有许多传统认可的其他地方可以悬挂或放置钓舟,而且如果广间有落挂的话(很多经典的广间没有床之间),也会非常高。把钓舟悬挂在小间可能是古田织部的创新之一。】
(32)壺などを床に飾らん心あらば、花より上に飾り置くべし
【在床之间装饰叶茶壶时,要注意它应该放在花的上座。】
茶壶是一种尺寸较大的罐子,用来贮存可保证整年供应的加工过的叶茶,这些叶茶会被磨成抹茶(在早期,茶在使用前现磨,在准备间转动石磨的声音是怀石的背景音)。在古代,茶壶被认为是茶人最重要的财产(因为在使用了好几代之后,这种罐子充分吸收了茶的气味,才不会破坏其中贮存的茶的味道。每个茶壶都有独特的名字,记录在延续几代的茶记当中)。因此,在茶会的某些时候,客人会希望拜见茶壶,通常是在后座时装饰在床之间。
插花原本摆放在床之间的正中,无双钉的正前方。之后,利休设计了四叠半茶室的运点前(利休从来不在小间做运点前,因为亭主走来走去是广间点茶的特征),这种点前特意不展示道具,是利休把侘茶之汤的概念运用在更大的茶室上,作为最早的客人,绍鸥深受感动。因此后座时,有必要同时展示挂轴和花,而长幅挂轴变得比横幅挂轴更常见,也带了问题3。因此,置花入的位置移向床之间的外墙(即移向床柱的相反方向,与现今的作法相反),织部在床之间侧壁开了墨迹窗之后,这个位置得到进一步的加强,随后出现了把挂花入挂在墨迹窗上。因此,这首诗中所说的“上座”应当是在床之间中线和床柱之间(如前所述,这一位置在夜会时被床柱上的油灯所照亮,因此是展示贵重道具的优先位置)。
【つぼなどを床にかざらん心あらば、はなより先にかざりてぞよき
】
(33)板床に葉茶壺、茶入、品々を飾らで 飾る法も有りける
【在板床上装饰叶茶壶、茶入等等道具时,要记住约束的规则。】
这首诗所暗示的“规则”就是,不应该在板床上装饰这些道具!原因是因为板床是极端非正式的结构(可以回想一下,床之间最初是因为舒适型而成为房间中的上座,铺上木板与其最初的功能相悖),相比铺榻榻米的床之间而言是非常低等级的,因此作为一条普遍的规则,板床不应该装饰贵重的道具(通常,在床之间只应当装饰名物级别的道具)。当然也有例外,需要多年的经验才能理解。但在茶之汤中,没有事先的深思熟虑,最好不要打破惯例。
【板床に葉茶つぼ茶入名物を、かざらぬものとつたへてぞきく
:“据我所知,名物叶茶壶或茶入不应该装饰在板床上”。这首诗最早的版本直接点明了晚期版本让人猜测的内容。可能是江户时代茶之汤的制度化促使了保密的趋势。】
(34)床上に籠花入を置く時は、薄板などは敷かぬ物也
【在床之间的地板上装饰笼花入时,不应当使用薄板。】
这一条最初由古田织部提出,为利休所接受,并记入《百首》。花笼无法盛水,所以,其内部需要有第二个防水的容器来放花。因此,花笼防止了盛水容器和榻榻米直接接触,取代了薄板的位置,从而使薄板显得多余(在利休时代,花入外侧理应是干燥的,但水可能渗漏出来这种微小的可能性,也足以成为在花入下面使用薄板的理由)。
【床にまた籠花入にはな生けば、うす板などはしかぬものなり
】
(35)花見より歸りて人に茶の湯せば、花鳥の繪をも花も置く不味
【如果茶之汤的客人刚刚赏花归来,展示花鸟的绘画或插花都是没品味的。】
花见活动自古以来就在日本非常流行。从花见回来的人,已经看了太多的花和鸟(而且已经酒足饭饱),再提到这些事物就是很糟糕的品味。传统上,为这些人提供的最好的娱乐方式就是完全即兴和自然的,简单地邀请他们喝碗茶,休息一会儿,然后上路回家。
【花見より歸りの人に茶湯せば、花鳥の繪をも置かぬものなり
】
(36)時ならず客の來らば手前をば、心は草に 業を愼しめ
【如果有客人不期而至,主人点茶时,心态应该轻松随意,但作法应该克制。】
首先,对这种茶会不应该有任何事先计划的想法。一切都该轻松随意,主人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克制。愼しむ
这个词包含谦逊、小心翼翼、谨慎、节虑,任何的铺张、浮夸,或显摆,在这种茶之汤时都不合时宜,甚至要比平常更甚。此时应该做的真的无非就是把水烧开,准备茶给客人喝(这种情形下,对利休和秀吉来说,肯定要使用小云龙釜。秀吉在山里丸侘小座敷只使用这种釜)。
【不時などの客の來らば手前をば、心さヽうにわざをつヽしめ
】
(37)古へは夜會などには床の內 掛物、花は無しとこそ聞け
【听说从前夜会时,床之间不会装饰挂轴和花。】
天黑之后,茶室的照明微乎其微,在这种情况下,无论是花、挂轴(特别是绘画),还是任何珍贵的名物,都无法被完全欣赏。因此,出于对道具和客人的尊重,最好不要在这种情形下展示这些道具。
但是,这也不是硬性规定。有许多先例在夜会时展示挂轴和花(但要极其简洁)。最好还是要事先仔细考量,确保满足审美上的要求,且不会给客人造成麻烦。
【いにしへは夜會などには床に又、かけもの花はなきとこそきけ
】
(38)客になり風爐の其の內見る時は炭崩れ難氣遣いをせよ
【当客人看到风炉里的木炭碎成灰烬,他们会感到不悦。】
过去,当所有客人到了腰挂,主客就会敲响腰挂待合座位旁的板木。主人听到声音,就会把下火放入风炉,把釜加满水,检查一下床之间,再出去露地更换蹲踞里的水,跟客人打招呼并邀请他们进入茶室。所以,当炭点前开始,主人移开釜时,炭看上去应该是新鲜的。
当客人离开茶室去中立时,至少主客应该了解此时炭火和汤的情况,如此客人才不会对中立的时间长短措手不及。同样,回来时,主客应当看一眼炭火,如此就能了解接下来该如何进行4。如果这些情况下,炭火正在消退,主客就会感到不安,这对主人来说也是一种失误。
另外,当拜见茶室,以及最初进入和最后离开茶室的时候,其他的客人会自然地欣赏道具叠上的道具,很自然地他们也不会对风炉视而不见(尽管风炉并非必须要拜见的道具之一)。如果炭火不太对劲,他们也会感到不适。因此,当主人作准备的时候,需要特别在意诸如此类的细节,这样参与茶会的每个人才能有良好的感受。
【客になり風爐のその內みる時は、すみくづれなん氣遣ひをせよ
】
(39)冬の釜、圍爐裏緣より六 七分高く据えるぞ習いなりける
【冬季时,釜的口缘应该比炉缘高出六到七分,练习时应该如此。】
在这里,我们开始说到炉的茶之汤,以及使用经典样式的有突出口缘的普通釜点茶(这首诗的最早版本使用“古式釜”一词,指的是现在所说的真形釜。即使在利休时代,芦屋或天命铸造的这种釜形依旧是规矩,而不是例外)。当在炉上使用这种釜时,主人应该注意,不要把釜放置得过高或过低。如果釜的口缘高出炉缘的上表面6或7分(大约0.75英寸,或2厘米),那就便于主人拿起柄杓的柄,而釜也不会太显眼压过了其他的道具。
【こしき釜いろりふちより六七分、たかくすうるは習なりけり
】
(40)爐の內は炭斗 フクベ、柄の火箸、陶器香合、練り香と知れ
【使用炉时,应当了解该使用瓢炭斗、木柄火箸、陶器香合,和练香。】
这里说到了适合炉的炭道具。炉历史上源自农舍的下沉式火井,既用来取暖,也用来做饭。所以应当选用适合这种场景的道具:
干葫芦,最初是一种食物,自古以来就被用作容器,是常见的农家用具。成熟的瓢直径大约8寸(9.5英寸,或24厘米),足够大可以容纳供一整天使用的炭(即足够的炭可以引燃并维持炉里一整天的火,再加上额外的量用于茶之汤时增助火力。这一点古代的教义中提到,但现代已被忽视)。
有木柄的火箸是适合的,因为它们的设计是为了实用而不是装饰。炉内的热量可以非常高,木柄可以让主人安全地处理燃烧的炭。
陶器香合最初并非是香容器,而是“焚殼入
”,用来丢弃烧尽的香木(通常香木被熔化的树脂粘在云母片上面)的容器。把它用作香的容器无疑是一种侘的概念。事实上,很多此类容器有好看的形状和颜色(它们耐热,而且不会被香料污染渗透,因此适合盛放香木的残存。用来放香木的漆器容器会被这两点损坏),非常值得被鉴赏。一般来说,侘的茶之汤中使用的道具,特别是在侘小座敷中,应该是在广间或书院这种更正式的场景中被忽视或低估的道具。
最后,在炉里使用练香5是绍鸥个人作意
或创意的一个体现。这是他与三条西実隆(1455-1537)交往的结果,后者是两种古典混香传统之一的继承人。练香与炉季节其他茶之汤元素的简朴风格形成了有趣的对比,因为茶之汤使用的两种传统练香配方6都是平安时代的最高等级贵族所创,并体现了他们对香的审美。
但是,这首诗中关于香合的部分反映了一种较晚的传统,因为传统在利休在世期间发生了变化(有理由相信这首诗作于利休的最后几年)。在《松屋茶湯秘抄》中,这首诗的原始版本写道:“听说在冬季,应该使用瓢炭斗、木柄火箸,薰物应该用木地香合。”(薰物是香的别称)巨大的差别是,早期版本中,香合应该是未上漆的木地而不是陶器,这可能反映了绍鸥在茶之汤实践中对于阴阳考虑,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理论的一种过渡状态。在《南坊录》中有如下记载,绍鸥说,“关于香合,春季和夏季应该用陶器和金属器,秋季和冬季最好用木地或漆器。理由来自香道的作法。”【紹鷗云、香合ノコト、春夏ハ土ノ物、カネノ物、秋冬ハ木地ノ物、ヌリ物ヨシ、香ノ爲ニヨキ故ノコト也。
】所以,最初的教义(可能与三条西実隆所传授的相同)来自香道的口头传统,阳性香合(金属和陶器是阳性,因为来源于火)用于春夏的阳性季节,阴性香合(上漆和未上漆的木材都属于阴性,因为是死去的材料)用于秋冬的阴性季节。但是需要注意到,最初,不分季节,香都是沉香木和其他香料的混合碎末(类似于现在日本仍在佛教仪式中使用的那种香,香炉中装满灰,把燃烧的炭埋在灰里,上面撒上一撮这种香的粗末),这种情况下,香沿着胴炭的长度撒一条,随着胴炭的燃烧,香气会在茶会的过程中慢慢释放。但绍鸥本人在冬季引入了练香(风炉使用白檀这一点出现得较晚,反映了对保护旧香合的关注),改变了香,因此作法也需要随之改变(如果整年都使用同一种干燥的香木,那么气味是否渗入香合就无关紧要。但是,如果不同季节要使用不同的香,其中一种还是又黏又油的半固体混合物,要冒着损坏香合的风险把它们从木地或漆器香合上清除干净,那就必须重新考虑已有的教条)。一旦风炉季节使用香木片,炉季节使用练香成为普遍的偏好,那么使用不渗透的陶瓷器皿作为练香的容器(特别是这些容器,也包括大陆陶瓷精品,不会因茶人在风炉和炉里焚香而遭到忽视,因为使用香炉焚香就需要把残香取出来并藏在容器里)就是一个简单的实用性问题。因此在利休的最后几年,这则教条就最终被修正为现在的形式。
【冬などは炭もふくべに柄の火箸、木地香合に薰物と聞く
:“听说在冬季,应该使用瓢炭斗、木柄火箸,薰物应该用木地香合。”】
-
利休及其同时代的大多数茶室,都会有一个突出的屋顶,遮蔽入口,防止客人打开躏口时雨水吹进来。而且,尘穴也总是在这个屋顶下面,下雨天的时候,就可以作为临时的蹲踞,客人就不需要淋雨去庭院里洗手。然而宗旦和他的追随者倾向于取消这一点,转而采用农舍常见的那种有些悬垂的茅草屋顶。 ↩
-
据说即使有微小的缺陷,比如陶器裂纹的变色,道具就不再能用作极真点前。因此,细小的修补都使用彩漆,以掩饰修补的痕迹。 ↩
-
在较大茶室的床之间同时装饰挂轴和花,称为
諸飾
,是从佛坛的装饰发展而来,从日本茶之汤的早期就一直作为广间的床之间装饰。然而,随着练习者的增加,古老的横幅挂轴数量不够用了,长幅挂轴的下半部分会被花遮挡,成为越来越常见的问题。 ↩ -
准确的说法是,炭火应该在薄茶结束的时候开始消退,但绝不应该到釜安静无声的地步。为此,主客应该意识到该如何调整客人的节奏:如果炭火旺盛,水大声沸腾,说明主人用了太多的炭;如过炭火减弱,水停止沸腾,说明客人逗留过久。主客至少要为茶会的客人这一半负责,甚至主人没有经验时,也要负一部分主人的责任。 ↩
-
一种混合香。练香的字面意思是“揉香”,因为是各种木屑、其他香料、混合上蜂蜜作为粘合剂和甜味剂,等等各种成分被揉在一起形成一个球,再发酵直到香气变得统一。 ↩
-
一种是
黑方
,用于从炉开(开始使用炉的时间,在立冬附近)到农历除夕,另一种是梅花
,用于炉季节的其他时间。 ↩